问题常有,督察组不常有,中央环保督察组更不常有。
安徽省灵璧县闵庄村民投诉多年的一个垃圾场污染问题,最近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山西省太原老军营小区存在了20余年的垃圾点,也在环保督察组到来后10日内被撤除,脏了多年的路口变干净了……中央环保督察组三批到各地督察,解决了一批陈年旧账,处理了一批责任人,让民众真切地感受到督察的效果。
面对来自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督办,地方政府快速行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值得点赞。但是转念一想,如果类似的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决心,用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些问题原本就可以提前得到解决,何必非等到中央督察组来督办,才肯动一动、办一办呢?为何地方的一些疑难问题,总是要等到上级督查后才解决呢?
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孙连城区长的形象,切中了很多懒政官员的要害。工作无法推进的时候,这类官员肯定能讲出来一箩筐的理由。但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同样是一种腐败。清廉是为官原则,责任更要扛起来。
别都等到中央督察组来了以后,才开始用心。“老百姓的事,小事也是大事”类似的要求和精神,会议上反复说,电视报纸上反复宣传,但是对一些领导干部而言,并没有进心入脑。如果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政府能即刻跟上。地方政府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棘手的难题必然会少很多。客观条件上的困难很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可支配财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如何办好老百姓关心的事情,更要靠为民服务的一颗真心。
别都等到中央督察组来到了,才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能够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自然就会发挥能动性、创造性满腔热情、排除万难地干下去;如果对民生所急、民众所想冷漠对待,也很容易找到推诿的借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无限期拖下去。
中央督察组来了,才重视并解决问题,背后隐藏着一种错误的政绩观,即“领导重视的事”才是重要的事。这类基层干部在处理解决问题时,第一考量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看谁提出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提问题者的身份来判断问题的轻重缓急,进行行政资源的配置。甚至有时候,个别领导不仅不想着先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掉,认为对方是不给面子、故意找茬,在事后则开始秋后算账、打击报复。
个别有着错误政绩观的官员,解决问题与否,看人不看事。在个别官员的眼里,群众的事,再大都不算大,群众看着是“西瓜”,这种官员看到的却是“芝麻”。但是,一旦危及自己的乌纱帽,“芝麻”也能立即变成“西瓜”。这种现象的发生,是错误政绩观的直接体现。
在中央整治“为官不为”的雷霆风暴之下,类似的庸官、懒官再想当“太平官”是不可能了。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如摘下头上的乌纱帽,为贤能之士让出位子。“为官不为”的孙连城区长被降级去教孩子“数星星”,这样的“榜样”千万别学。与其等着中央督察组到了,才想起有所作为,被督查问责,不如打起精气神,做到守土有责、尽忠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