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不合格玩具是糟心的儿童节礼物
2017-06-02 17:26:00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李记  
1
听新闻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上海质监部门对上海生产和销售的玩具产品质量进行的专项监督抽查显示,本次抽查的80批次产品中,不合格20批次,不合格率高达25%。涉及不合格的项目包括机械与物理性能、电性能、特定元素的迁移、增塑剂、玩具标识和使用说明等。

  对孩子们来说,“玩具质量抽查四分之一不合格”的新闻实在是个糟心的儿童节礼物。从报道中可知,儿童玩具质量问题,多半还是老问题。比如,一款娃娃玩具的头部塑料样品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增塑剂)实测值达到18.4%,大幅度超过儿童玩具国标≤0.1%的限值,如果长期接触,可能影响男性儿童生长发育;被抽查两批次样品的彩色塑料膜或者彩色纸中检出特定元素Pb迁移量超过玩具标准规定的限值,儿童如果长期接触含铅玩具,可能导致血铅含量较高……

  进口玩具的安全问题,同样突出。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日前透露,今年1月1日到5月15日,上海口岸共进口法检目录内儿童用消费品3万余批,抽样送检6471批,检出质量安全不合格进口产品1037批,质量安全不合格率为16.03%。

  对家长来说,给孩子购买玩具,既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比如确保材质安全和结构安全,更要注意不购买无生产企业信息的产品。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有安全标识、有“CCC”标志等“安全身份证”的玩具产品同样可能不合格,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家长又该如何辨别和面对?

  所以,不能等到儿童节才想起玩具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常态化地做好儿童玩具的专项检查、安全监管是治本之道。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在机械和物理性能方面,新增了一些技术要求和新标准,比如公众关心的塑化剂标准,新规将6种塑化剂列为限用物质,限量要求跟欧盟相同。有了规范,接下来就需要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做好常态性的监管,这是不容推卸的分内事。

  目前的常见现象是,对于屡次被抽查不合格的玩具,公众既看不到相关名单,也看不到相关销毁、下架、召回等后续跟进。今年1~4月,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简称RAPEX系统)共发布对华产品不合格通报347项,这其中,儿童用品被通报数量最多,共计178项,占比51.3%。那么,国内是否也应该有类似的 “不合格通报”呢?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加强常态监管,不让玩具“天使”变成“恶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