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的创新之举。
“一带一路”不是历史再现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起点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它是沿线国家共享的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但维护它的主要动力来自外界,而不是中国内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主动去推销)。
今天的“一带一路”,我们是主动的,是习近平主席倡议的。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
“一带一路”只有取得双赢才能够持续。这跟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有本质区别的,并不是历史再现。我们不是要复原历史,而是要着眼现在、开创未来,为沿线国家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合作
既然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今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也就是一种经济合作。这种理解是比较片面的。还有人会不自觉地去想象或追问“带”在哪里、“路”在哪里。这其实也是一个误解。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合作是主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也不仅仅是建设几条路那么简单。千万不能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涵义窄化了。我们讲“一带一路”,强调通过“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开创系统化、网络化、人性化的互联互通新格局。“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发展倡议,更是实现欧、亚、非文明共同复兴的重要思想理念,其重要目标——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寻找到最大公约数。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开展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未来,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并不只是纯粹经济意义上的。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发展导向的全球化,最能拨动沿线国家的心弦,唤醒丝路辉煌的共同历史记忆。借助“一带一路”这条纽带,可以使各国各取所需、和平共赢,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已经发展起来的一个大国的担当。但“一带一路”本身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援助,不是“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一带一路”是各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助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其核心是共同利益,是合作,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经济的能力,然后实现共同的利益,大家都有利益,而不是单方面的援助。
习近平主席201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一带一路”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一带一路”规划的任何项目并非大国对小国、强国对弱国的施舍与援助,而是在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分工、共同建设,使各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战略融合为一体,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合力。
“一带一路”不是区域发展战略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个广为流行的看法是:“一带一路”是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针对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发展战略。这也是不对的。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局共同制定并发布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统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长远、顶层战略,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区域合作网络的倡议。也就是说,其建设是以国家间合作为主要平台。
“一带一路”规划的任何项目不能由某一个国家说了算,而是需要多征求沿线各国的意见,确保“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体现各方的共同意志。这就是“共商”的涵义。因而,无论从属性上还是从范畴上看,“一带一路”都不属于区域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不是单向的“走出去”
“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因如此,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误解,即“一带一路”就是要“走出去”。相应地,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出现了加速“走出去”的预期,一些企业形成了尽快“走出去”的愿望,个别地方甚至将“走出去”作为政绩来考虑。这是相当有风险的认识误区。
过去三十多年,欧美发达国家既是对外投资大国,也是吸引外资的大国。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要在鼓励资本“走出去”的同时,继续重视资本“引进来”工作,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味追求“走出去”,将导致不必要的投资风险。
“一带一路”不是掠夺沿线国家资源
“一带一路”倡议虽来自中国,但成果惠及世界。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目的是谋求双边、多边的互利共赢。有外媒认为,中国企业借助“一带一路”抢夺别国的资源、市场和就业机会,这显然曲解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本意。“一带一路”所规划的项目建设成果不是为某一国所占有,而是相对均等地分配给沿线各国,实现利益共通和命运共通,而这也是实现共同发展的诉求。
四年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可以说,这是我们为周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发展“便车”,我们已经使沿线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中国不是借“一带一路”淘汰落后产能
近年来,国内许多制造业企业依托“一带一路”拓展国际业务,和沿线国家进行产能合作,符合了沿线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这些合作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自然的合作,而并非中国企业借此机会“淘汰落后产能”。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规划特别明确,劣质、低效、污染、没有竞争力的产能不能“走出去”,相关行业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应符合项目所在国的环保、能效等标准,禁止将国内明令淘汰落后的装备通过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输出。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我国产业优势,高铁、通信、电力等优势产业和能力得到了重点输出。这并非是落后产能的转移,而是将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
“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北京日报理论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