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提到,出租车动态价格调节机制的做法,一种可能是效仿网约车,根据客流和车辆数量,动态调整价格标准;一种可能是学习上海,实行白天和夜间不同起步价标准。无论是哪一种方案,都意味着杭州固定11元的起步价将被打破。
从目前方案看,杭州出租车价格调整并不是涨价,而是动态调整起步价。这样做,打破了沿袭几十年不变的出租车固定起步价的模式,首先就是一个观念的突破。相关方案借鉴了网约车的定价模式,更加具有弹性,也更加市场化。客观而言,这等于是打通了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定价差别,有利于行业统一管理。
但也要看到,这等于是把出租车临时加价合法化了,而这在以前是备受乘客诟病的做法。很简单,当你打上一辆出租车,本来起步价是多少就多少,乘客的心理预期很明确,但价格动态调整后,很可能起步价一下子涨到乘客难以接受的程度,这就很容易发生扯皮甚至纠纷。或者,这需要像网约车那样,从技术上进行解决,让乘客一目了然地事先知道实时价格。
更何况,网约车动态调整价格的模式,也不为部分乘客所认可。特别是,滴滴合并优步以及网约车新规出台后,网约车普遍提高了价格(包括加价),更是引起许多乘客不满。这就意味着,如果传统出租车也这么做的话,很可能不被公众接受。所以,出租车价格机制怎么改革,还需要进行更深入调研,充分听取民意。
不过,传统出租车眼下需要改革的何止价格机制,其服务模式和服务态度的改进尤为迫切。去年10月份,本报曾对西湖边出租车随意拼车、任意加价以及严重拒载等现象进行曝光。有一个极端例子是,分明只有30元的路程,出租车司机竟然要价200元。相关现象曝光后,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有关管理部门还进行了专项整顿。那么请问,这些问题目前都解决了吗?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再去把出租车加价行为合法化,会不会引起公众更大的意见?
实际上,传统出租车需要向网约车学习的,还在于服务模式。这既包括乘客乘用车的舒适度,也包括司机的服务态度,以及建立用车服务评价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提升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态度,势必会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大家都知道,搭乘网约车,除了可以实时了解价格,还可以在服务完成后立即对司机进行匿名评价,而评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平台对车辆的调拨以及司机的收入。这使得多数网约车司机不敢太任性(当然,也有小部分网约车司机态度让人不敢恭维)。
现如今,包括杭州在内,各地都出台了网约车新规,接下来有必要探索建立网约车、出租车统一管理模式,以同样的监管要求和服务标准对待二者。尤其是在服务态度方面,二者不该有任何差别。这样的话,也才能弥补出租车与网约车的差距,整体地提升一座城市的出行效率与公众满意度。(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