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持刀逼停“保健品诈骗”非正义之举
2017-04-04 11:2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1
听新闻

  近日,广东茂名信宜市镇隆镇一男子手持刀具,勒令疑似保健品诈骗团伙当场退款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的男子被人称作“好汉哥”,有人称赞其见义勇为的行为,也有人认为其“以暴制暴”的做法不妥。记者了解到,梁雄志是镇隆镇当地的沉香种植大户,也是一名资深义工。他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五次制止保健品诈骗团伙的行为(据4月3日(北京青年报))。

  在我们坊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保健品一个当,当当不一样”,言下之意,街头促销保健品就是“卖当”,不但清一色的都是在诈骗,且诈骗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而目标往往都是瞄准城市离退休或有一定积蓄的老年人。茂名“好汉哥”持刀阻拦疑似保健品诈骗团伙的这种诈骗方式,以前在各个中小城市社区街道并不鲜见,只是被媒体多次曝光之后,这招已经被很多城市老人识破,转而在一些农村乡镇开辟了市场。诈骗团伙先是承诺“今天购买、次日返还”的方式,诱骗老人高价购买伪劣保健品或其他商品,而次日通过兑现承诺,以吸引更多老人前来购买。如此重复几日,在看到交钱购买者累积到一定数量之后,便乘机卷款溜走。正如“好汉哥”所分析的那样,很多老人都是背着家人前来购买,发现上当之后往往既不愿报警更羞于告诉家人,只能是“打掉牙齿往肚里咽”。有老人甚至不堪压力而选择自杀。

  保健品欺诈促销,而且专骗老人,业已成了时下保健品商家所普遍采用的营销“潜规则”,也因为他们“证照齐全”,且很少有上当老人主动报警乃至投诉,才使得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欺诈销售频频重复上演,甚至一拨一拨“你方唱罢我登场”,尽管笔者并不认可“好汉哥”持刀阻拦保健品诈骗团伙,这种“以暴制暴”方式,非但不能终结混乱的保健品欺诈营销,其本身也涉嫌违法。尽管“好汉哥”非常“理性”,持刀在手的目的也并非是要攻击对方,而是用于自卫并威慑对方停止欺诈。但这种以“持刀威胁”方式阻止疑似保健品诈骗团伙实施欺诈,不但十分危险,一旦发生冲突,后果难以预料和控制,甚至可能会酿成刑事案件。而且这种方式显然也不符合法治准则。

  然我们从警方和法律专业人士的解释中,也不难看出“好汉哥”的无奈和警方以及监管部门对处理保健品欺诈营销所面临的窘境。在对方“证照齐全”有无人主动报警的前提下,再加上取证难,警方无法对保健品营销是否属于欺诈给予充分认定。这从“好汉哥”对以往“持刀阻拦”的经历表述中也能得到印证,他也曾选择过报警,警察也会管,因为涉及到取证难,警察只会叫他们离开。更可以预想到的是,即便是监管部门到场,在查验到他们“证照齐全”之后,如果缺少消费者的实际投诉,监管部门似乎也是“爱莫能助”。实际上,“好汉哥”持刀阻拦,既折射出人们对保健品欺诈营销和专骗老年人的不能容忍,同样也暴露出对保健品市场营销监管上的制度“短板”,但无论这种“短板”如何难以修补,由“好汉哥”与群众持刀阻止乃至违法方式加以“填充”,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网友在为“好汉哥”点赞,甚至称其“见义勇为”的同时,更应当集中思考如何破解保健品营销的误区甚至对欺诈营销的有效监管。平心而论,社会对保健品的认知还存在不少困惑,既有对“保健品就是忽悠”的偏见,更有把保健品视为“无毒药品”的误解。尽管国家既明令禁止在保健品中添加药物,更不允许在营销中夸大“药物疗效”,但实际上几乎每一家保健品营销商在组织的各种营销活动中,无不是用“药物疗效”作为噱头,且抓住老年人注重健康养生的心理,倾尽一切智囊与口舌来“围攻”老年人,而现实中普遍缺少亲情陪伴的老年人,根本就无法拒绝某些保健品营销商打出的“亲情牌”,最终频频上当,甚至“当当上的不一样”。

  其实,保健品针对老年人的欺诈营销,已经成了很多家庭儿女心理上的一大困扰,老人重视自身健康、想为儿女减少负担的心理既需要支持更令人感动,然现实竞争压力导致的“身不由己”,又使得很多儿女对老人的呵护与陪伴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诸多因素的累加,不仅造成很多老人痴迷保健品,更成为最易被忽悠和最易被“攻陷”的上当一族。因此,看似单纯的保健品欺诈营销,其实背后有很多盘根错节的社会成因,弥补监管“短板”和消除保健品欺诈营销,更需要政府、社会和为人儿女们的共同应对和参与,但无论公民采取何种方式,“持刀逼停”都是最鲁莽和最没有智慧含量的非理性选择,且没有合法性为前提就更谈不上是“正义之举”。(朱永华)

标签:
责编:崔欣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