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绿桃红,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清明时。中国的节日体系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自2008年首次成为新中国法定节假日,更彰显了其对我国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明的重要意义。清明最应当传递的是感恩文化。
祭祖,感恩生命
清明向来有祭祖的习俗,这正是感恩生命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生命的,是父母;给父母生命的,是祖父母。人类在繁衍中诞生新的生命,播种亲情与爱,传承知识与文明。父母养育子女,教他们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父母对子女不离不弃,不仅无私付出,甚至甘愿牺牲自我。他们对下一代不计回报,正源于他们在生命之初,也同样受到了上一代的无私给予和宠爱。血浓于水的亲情就这样在中华民族代代绵延,使我们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生存的过程,更具有了深厚而温暖的内涵。所以我们应当在清明时节,用祭祖的方式感恩生命,用一束束菊花表达怀念与哀思,用一个个鞠躬表达真诚与亲情,让感恩文化一代代继续传承下去。
祭英烈,感恩和平
清明祭先人,还不能忘记为国、为大家献出生命的英烈们。没有和平的“大家”,焉有安稳的“小家”。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那些英勇奋斗、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与热血换来我们的和平与尊严,铺就了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弱走向富强、从屈辱走向辉煌的道路。所以我们应当在清明时节,祭扫英烈,学习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追求,学习他们自立世界、振兴中华的宏伟抱负,让烈士之志薪火相传,让中华复兴之路大步向前。
踏青,感恩大自然
清明,是节日,本也是节气。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春分后十五天就是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因为跟春天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清明节又被叫做“踏青节”。于是,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亡人的感伤情,又有赏春游玩的欢笑声,悲喜都毫无违和感,算得上是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所以,在这阳春三月的清明时节,我们应当呼朋唤友、扶老携幼,外出踏青,呼吸春天的味道,分享鸟语花香,感恩大自然。(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