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5楼的一对空巢老人,心脏都不好,万一出现紧急情况,连楼都下不来。”在不少没有电梯的老楼里,这样的苦恼并不少见。去年8月,《北京市2016年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选出24个老楼单元试点加装电梯,政府给予财政补贴。然而直到今年初,只有1个单元加装成功,剩下的23个试点却迟迟没有动静。
如此便民利民的政策究竟卡在了哪儿?原来,虽然同住一栋楼,每家每户的心思却不一样。低楼层的用不上电梯,不愿出钱;年轻人腿脚利索,也不想出钱;还有的房屋已出租,房东常年不在,自然更不愿出钱。钱的问题还只是一方面,政府有补贴,实际要出的钱并不多。关键是有的住户认为外挂式电梯挡了自家采光,有的则担心不安全……住户各有各的想法,都不肯相让,安装电梯只能一拖再拖。多元利益诉求难以协调,把老楼装新梯这样的好政策挡在了门外。
“要放在以前,不会解决不了,楼上楼下都知根知底,经常互相帮衬,孩子没人管时,谁家的饭都吃过。”一位老者的话,正道出老楼电梯难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困境。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将中国社会概括为“熟人社会”,而今天,这种社会关系结构正面临冲击。现代商业社会为老楼带来新房客的同时,也逐渐稀释着传统的邻里关系。虽一墙之隔,互相却并不了解,虽两门相对,见面也未曾说话。从熟人到陌生人,从有机连接的邻里到鲜有往来的原子化生存,人与人之间的谅解与共识,似乎比从前更难达成。
然而,传统人际关系中的友爱、包容、诚信等核心要素从未褪色,正是以它们为基础,现代社会的信用体系、社交关系才得以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讲,老楼遇到的电梯难题,并未完全消解合作共赢的基本价值,而是为我们提出了更富挑战性的时代命题: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凝聚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面对一项有价值的公共政策,如何在实施阶段平衡各方利益?
从个人角度讲,涵养一份同理心,珍视达成共识的价值,是现代人参与公共生活所必须培养的精神气质。而从政府的角度讲,创造各方参与的协商机制,为矛盾双方提供达成妥协的缓冲区,也是公共政策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比如有的社区居委会把要安装电梯的楼内居民分为老、中、青三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利益考量,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达到了理想效果。有的社区则建立协商制度,本着“社区事务由居民自主协商解决”的原则,在社区议事厅集体协商,安装电梯等利好政策自然顺利落实。
时代在变,沟通的方式也在变,不变的却是互信、互利、共赢的价值追求。可以说,老楼房里上上下下的电梯,承载的不仅是人,更联通着现代人的心,只要建立起直达内心深处的沟通方式,就很少有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