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要把政府的“送文化”和群众的“要文化”结合起来,政府的“送菜”与群众的“点菜”结合起来。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内核,基层是文化的展现园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精神世界的丰富也充满了渴望。近年来,国家启动了文化下乡、办农家书屋、创书香小镇等“送文化”工程,这本是国家丰富基层文化的重要举措,但从实施效果来看,跟预想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现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确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基层文化活动多内容雷同,缺乏新意;对于送文化下乡的书籍或影片,也多是库存物品或是错位配送。这种模式很难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信息时代下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如何激活基层文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让群众精神真正富起来?文化服务精准投放是关键。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将“送文化”与群众“要文化”相结合,将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
做好精准投放,必须知己知彼。每个镇村都有其独有的文化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文化部门要善于调查、发现、挖掘当地特色,整合现有资源,创作出属于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其次,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互联网+大数据”的便利。当地文化部门通过统计本地文化专业老师、文化骨干和文化志愿者等文化资源,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形成省、市、县文化资源数据共享、课程培训共享;构建乡村文化大院,配置学习设备,开设兴趣课堂,为基层群众提供文化学习的平台。根据群众的兴趣和人数,开展文化兴趣课堂、学习心得交流、精品文化大家谈等活动,让百姓真正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享受到文化服务,同时也能为基层文化服务建言献策。
公共文化服务精准投放,送群众所想,供百姓所需,让百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让基层文化活起来!(胡萧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