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3月5日新华网)
民生无小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好的注脚。民生问题解决不好,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总结了2016年的民生实事,也为继往开来推进2017年工作,描绘出了清晰的惠民蓝图。
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首先得看民众的获得感。过去一年中,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出境旅游超过1.2亿人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
“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民生答卷温暖人心,而站在新的起点上,政府工作报告又定下了一个个2017年幸福的“小目标”:GDP增长6.5%左右;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铁路投资8000亿,公路水运1.8亿;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聚焦群众切身利益,政府工作聚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传递出了浓浓的民生情怀。
不仅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那就是“大多数内容都与民生有关”。没有空话、套话、大话,而是围绕养老、环保、就业、医保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话题,探寻解决之策。报告中强调,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决不能“新官不理旧帐”,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等等,如此种种,宽以待民,严以律己,都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让政府工作报告彰显出了浓浓的民生情,绘出了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以此为契机,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必能为实现全面复兴的中国梦而汇聚起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