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全国妇联、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9日至15日宣传周期间,以“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为主题,面向广大家庭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新华社)
家庭建设离不开家风的濡染和传承,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高铁“霸座”、虐待妇女儿童、杀父弑母等案件时有发生,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道德败坏有很大的关联,教训极为深刻,危害不可低估。
优良家风,能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也能涵养优良的党风政风。人们对家风的传承,对当下传统精神缺失、人文精神淡漠、社会价值体系失范的思考。自古至今,从“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到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家规名篇,无不展现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王荷波时刻保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警醒,常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善念,被誉为“品重柱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子女和兄弟先后走上革命道路。这种治家修德的重要资源,能够让更多地群众自觉接受好家教好家风的浸润。
优良家风,发生在身边的德行善举,触动社风民风的共情。好家风恰如春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比如,逢到开饭,长幼围餐桌而坐,冯友兰先生从纷繁的工作和思想中走出,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一边有滋有味地品尝着夫人做的可口饭菜,一边讲述时政文化历史哲学。宗璞留恋那些内容和形式,笑称“餐桌教育”。好家风凝聚了万千家庭向上向善力量,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稍有不慎,就会“祸起萧墙”“后院失火”,败坏社风民风。正所谓,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
我们注意到,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家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四川省发布《四川省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各市州举办家庭故事分享会、家庭教育讲座、优良家风巡展、亲子阅读活动等活动;安徽省开展“我爱我家 同悦书香”家庭亲子阅读、2022年安徽省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揭晓等活动;广东省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游园活动、家庭教育大讲堂走进高校、家长学校建设座谈会、好家风亲子剧演出、亲子阅读活动、好家风亲子活动;江西省开展“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云端学法活动;江苏省广泛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让家庭文明成为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重要体现和鲜明标识。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让我们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以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不断改善,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白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