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丰县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大沙河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分别通过国家初级验收和省级联合验收。这是江省省委省政府多年脱贫攻坚,发展绿色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成果。大沙河畔现已形成“十里明古堤、百里大沙河、千顷荷花荡、万亩梨树园”的百里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带。谁能想到,昔日“黄河故道东流去,留下一片黄沙地”的百里荒滩,发生沧桑巨变,昔日的“伤心地”变成游人的“香饽饽”。
丰县大沙河历经70载沧桑变绿洲,是党和政府立足实际,多年坚持实施精准扶贫攻坚方略的可喜战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精准扶贫”,他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既是对一线扶贫工作者的关心和理解,也是对扶贫工作的方向提出要求,更是对当前扶贫工作中一些不良倾向的有力批评与及时纠偏,提醒扶贫干部摒弃形式主义,在抓扶贫工作落实中不仅要求“真”,还要看“准”,更要重“坚守”。
求“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用科学、运动和发展的观点指导扶贫工作,重在理清思路、科学规划,旨在精准立项,找准突破口。江苏丰县在大沙河扶贫开发工作中,多次聘请国家及省级林果、环保和水利专家实地考察,从严“把脉”,先后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大沙河林场、果园、水利工程及国家级湿地公园等系列开发项目,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进驻进行督导,推进项目对接,并逐一实施,把扶贫工作落到刀刃上。在坚持求“真”工作中,我们既要反对脱离事物发展规律好高骛远的个人主义,又要反对只喊口号“不下蛋”的形式主义。脱离“三农”工作实际谈扶贫搞开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丰县大沙河扶贫开发始终坚持“集民力、汇民智、聚民心,民之所愿,心之所向”的求“真”不务“虚”的扎实作风,取得了当地数十万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在大沙河二坝湿地公园开发工作中,当地群众积极响应党的“退田还林、退耕还湿和退渔还湖”号召,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扶贫要看“准”。从营销学角度来讲,精准是实现可度量的低成本对接,重在准字。做好扶贫工作不仅需要项目的低成本对接,还要有成效,那就必须看“准”再做。关键要做到扶贫对象准,项目立项要准,眼中有目标,心中有群众,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箭无虚发。扶贫工作切忌无的放矢、“乱弹琴”,这样不仅寒了老百姓的心,还会影响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对大沙河的扶贫开发,丰县立意高远,把物质扶贫、精神扶贫和智慧扶贫完美结合,锁定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的精准扶贫策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和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力争把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精准扶贫重在“坚守”。扶贫路上没捷径,没有坚守的忠诚,就不可能有脱贫攻坚战的完美收关。扶贫需要用充沛的资金“引线”推动项目的实施突破,这就需要扶贫工作者既要用务实开拓创新的胆识和智慧去争取,也要有敢担事的“铁肩膀”、干成事的“真本领”。防止“半拉子工程”,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守精神。丰县大沙河的绿色变迁,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坚持不懈的扶贫意志,三代知青的青春接力、千名扶贫干部、万名沙河群众用坚守和忠诚,历经70载,在大沙河两岸绘出一幅自然和人类和谐的优美画卷,这也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经典之作”。“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大沙河精神”,已经成为丰县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响鼓还需重锤,丰县百万人民正满怀豪情,为实现经济腾飞唱响战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向前。(陈国强、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