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全国两会地方谈】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要在实效性上下功夫
2018-03-19 11:04:00  来源:觅渡时评  
1
听新闻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问题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新时代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这几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形式化倾向、实效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的实践困境和“教什么、怎么教”的理论困境。为此,陈宝生部长指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在解决好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培育、传统文化课程教材建设的基础上,要重点建设好校园文化,要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学习、交流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乐园。

  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当前,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思潮多元的大背景下,高校成为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同样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吻合大学生成长需求,要在切实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效性上下功夫。

  实效性体现在时代性上。对于大学生来说,优秀的文化,不是“古诗美文”的鸡汤转换,更不是“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既要传承,更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影响着改变着现实世界的同时,也在新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实现转型、获得新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实效性体现在创新性上。高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践证明。严肃呆板的填鸭教育和单一机械的复古教育产生不出教学效果。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将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新时代语境下做出现代化的阐释,用活传统文化先进思想素材,讲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从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央视《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的成功,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方式的创新样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

  实效性体现在针对性上。90后、00后的大学生,早就习惯了互联网生活,对于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有一种天然的接纳,对传统文化弘扬的优良品德有一种习惯的抵触。因此,我们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现实问题有机结合,帮助青年学生善于运用传统智慧解释解释现实困境,用优秀传统文化思维思考社会热点。这样,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才能春风化雨、细雨润物,才能入耳入脑入心。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的实效性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在教育实践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植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的广大学生,才会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金亚白)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