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胶州市志愿者星级认定和2017年度优秀志愿者表扬大会在市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上决定成立由133名志愿者组成的胶州市文明监督服务队,队员经过培训后,将对社区及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经营秩序等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进行监督。(大众网 3月5日)
春运接近尾声,盘点新闻里的“奇闻异事”,如:“高卧三星堆”的“才子”,“怀里藏猫”的“孕妇”,“站前杀鸡”的“大厨”,“高铁扒车”的“勇士”,更有甚者教孩子在列车上“晒脚”......这些“辣眼睛”的陋习,不仅影响着新春出行的美好心情,更让严重践踏了社会风气,众多新闻看客也不无担忧的说,社会陋习几时能休?
陋习是如何产生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不良习惯演变而来,从起初的个体不洗脸、不刷牙嗜号,到群体的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不排队等现象,如果追根朔源分析,这是文化上的一种缺失。
如果用网友调侃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现象就再形象不过了,“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同样,在火车站等公众场合,购票插队,上车拥挤,“脱鞋”占座等等不雅行为,都混杂着浓浓的利己主义色彩。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新陋习也一同泥沙俱下,更具杀伤力。
有统计显示百分之六十三甚至更多的农村青年在闲暇时间选择观看网络直播或手游打发时间,城里的年轻人,火车上、公共场合里,“低头族”比比皆是,沦为手机的奴隶。更有冲击力的是,如近年来网络上的低俗视频,调侃段子,看起来哈哈一笑非常猎奇过瘾,这些悄然兴起的现代标签,如果任其不良发展,毋庸置疑将会助长成为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负能量。
如何破解陋习。笔者认为这是一道社会管理的综合题,首先自己不能插科打诨,跟着附和,从管好自我,约束好自己做起,做一个有素质的公民。其次,对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牛皮藓”式陋习,要有猛药去疴,重罚也不妨是一种应急措施,让不文明行为长长记性。第三更为现实的还是要靠社会来推动,要通过文化的传播,来唤醒文明意识的觉醒,建立完善的道德规范与法律体系,来促进社会管理的不断完备,让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摒弃陋习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当前,中国改革开放越发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维护大国风范和魅力,更需要国人在摒弃陋习中树好形象,让文明之风共享全球,做一个有素质的中国人。(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