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人才工作关系国家发展,关乎民族未来,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高瞻远瞩谋划人才事业布局,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把握人才工作之“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人才是发展之基、创新之要、竞争之本。党的十九大把人才作为战略资源进行了新定位、新提升。人才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国家工作大局在哪里,就要把人才往哪里汇聚;国家战略需求在哪里,就要把人才往哪里吸引。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中心大局而言,人才工作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围绕“四个全面”的深化推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推进人才工作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深度融合,为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赢得国际竞争提供智力支撑。
聚焦事业发展之“需”,深化人才评价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人才评价是人才选用的重要前提,也是人才成长的鲜明导向。深化人才评价改革要坚决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倾向,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专业职称和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推进人才评价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充分释放人才活力,让优秀人才释放动态能量,合理流动到需要的地方、适合的岗位,助推各项事业发展。
铺就选用人才之“路”,精准发现使用人才。发现人才、引进人才是前提,使用人才是最终目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选用人才要当“伯乐”,要有“慧眼”,也要有耐心,着眼长远,运用战略眼光和发展理念识别人才。积极拓宽人才发现识别途径,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人才,本着百花齐放的开放理念,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吸纳人才。人才使用的过程也是人才的再培养、再提高的过程。以“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的用人思想,按事找人、因事用人、对号入座,将事业需要、岗位需要与人才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特长优势有机结合,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地方、最关键的岗位,确保人岗相宜、人尽其才,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价值。
遵循人才成长之“道”,注重人才培养锻炼。“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最关键的是把握和尊重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研究规律,按规律办事。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注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培养锻炼人才,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结合人才需求,既要培养高精尖缺、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也要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的大众人才,让人才遍地开花、各尽其用。着眼人才培养“大棋局”,整体谋划、各级联动、分层推动,实现层级培养有目标、整体培养有梯次、综合效益有提升。下大力气增加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
落实党管人才之“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制度的独特优势,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能。各地基层党组织要针对人才队伍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人才把“个人梦”“团队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各职能部门要破除行业之间的利益、政策壁垒,积极沟通、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在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形成推进人才工作快速发展的整体合力。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伟大时代呼唤人才,也能造就人才;伟大事业需要人才,也会孕育人才。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丽人才图景正在徐徐展开,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必将实现。(贾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