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持续提升,创新主体获得感不断增强。2023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4%;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63.8万件;注册商标438.3万件,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3万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5842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促使我国市场主体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创造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知识产权赋能人工智能,为人们提供更高效的处理方式;知识产权促进万物互联,人们获得更多精彩服务;知识产权助推新型能源,低耗能托起绿色发展的明天……过去这一年,新产业新产品增势良好,国产新手机销售火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体现出创新驱动蕴含的无限潜力。洞察、突破、创新,知识产权正在改变我们看见和体验世界的方式,源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经济增长的新天地,让创新火种生生不息、燎原成势。
对于知识产权来说,创造是源头,运用才是目的。过去这一年,我国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做好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审查支撑,有效保护、转化运用和综合服务,推动专利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奋斗者”号极限深潜,航天员在“天宫”两次换班……回望2023年,驰而不息、愈加坚实的科技创新步伐催人奋进,带给人们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勇气。《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2023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72.7分,综合排名世界第10位,较2021年提升3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正如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的:“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接着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与桥梁。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同时,“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高质量的关键核心专利不多,在部分领域专利布局仍然不够。特别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经济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只有更加注重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效益,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实施,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今天,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增强保护意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就能让创新火种生生不息、燎原成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