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挂号费180元、一次“治疗”累计收费超万元……近日,有网友在网上晒出自己在一家知名“玩偶医院”的“缴费单”,引起媒体关注。据该网友投诉,在修复孩子的毛绒抱枕时遭遇层层加码,“玩具还没修好预算却超了数倍”“‘玩偶医院’既没有出具合同,也拿不出加价标准,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
修复一只玩偶为何花费万元?营业执照都没有的“玩偶医院”何以在圈内“知名”?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与近年的两个“热词”——“情绪价值”和“情绪消费”密切相关。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情绪消费”已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决策的新热点。
就以“修复玩偶”这件事为例。对于现在很多年轻消费者来说,重要的玩偶已不仅仅是“玩具”,更是情感投射的对象,而以“人性化”的方式为玩偶购买“治疗服务”,除修复玩偶本身,更多的则是给玩偶主人带来情绪上的抚慰,提供“情绪价值”。类似这样由“情绪价值”引发的“情绪消费”还有诸多新兴业态,如叫醒、陪聊等线上服务,“好运喷雾”等虚拟商品消费,等等。耐人寻味的是,“情绪消费”的市场需求正在慢慢扩大。
“情绪消费”的市场究竟会如何走,暂且不论,但消费市场随之冒出的新问题却需要被正视和重视。
譬如,“价格和服务不明确、不透明”是消费者在“情绪消费”中常走进的“灰色地带”。据媒体报道,上述被投诉的这家“玩偶医院”修复价目表罗列“相当繁复”,网友在回想整个过程时这样描述,“我觉得是在一步一步地‘诱导’,(商家)一直不说总价”。如何用合理的市场“价格”去衡量“情绪价值”,目前确实是一个难题。在一些“情绪消费”中,不少消费者坦言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感觉”,但也很难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感觉”和诉求是否“合理”。
事实上,收费条目含糊、价格体系混乱、服务标准缺失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消费者如果落入某些商家预设的“情感陷阱”,被影响了理性判断,等到发现损失时往往已是“后知后觉”。在一些情况下,甚至还会发生涉及个人隐私泄露风险、消费者心理健康风险、法律风险等,这些则更为“隐秘”、更难被察觉。
“情绪消费”,如何才能走出这些“隐秘的角落”?就目前情况来看,出现问题的商家大多是在未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擅自营业,或者从业人员未取得相关专业资质。很显然,让“情绪消费”走向合法合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规范是重要的一步。如,完善法律法规,厘清“情绪消费”的合法边界;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建立有效的投诉、预警及惩处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应地,消费者也应提升对“情绪消费”的认知和相关风险的警惕。譬如,在“下单”前需仔细辨别,核实商家资质,审慎选择服务,签订正规的服务合同以明确双方权责;在“情绪消费”时也要避免“情绪化”,警惕私人信息泄露,而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则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当然,“情绪消费”作为一种崭新的消费形态,需要人们用建设心态来看待,不可在管理上简单“一刀切”。让这一新型消费更好地服务于人,让更多的人在情绪价值上有获得感,值得社会各方给予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