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听·见|“顺其自然”再捐款,公益慈善也当顺其自然
2024-11-17 16:17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新江苏评论员 沐由  
1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近期,浙江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笔109万元的匿名捐款,落款人“其顺”。网友们大呼:“顺其自然”又出现了!

据媒体报道,自1999年起,“顺其自然”连续26年不间断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累计金额高达1686万元。每次使用的都是不存在的地址,落款多为“顺其自然”或是“顺其”“然然”等组合。

匿名捐赠,无独有偶。嘉兴海盐有“金粟缘人”,十年捐赠1000万元,每次表彰大会贴着“金粟缘人”名条的座位总是空的;温州“兰小草”连续15年每年捐款2万元,直到其病逝,身份才被揭开;青岛“微尘”更是已经成为一座城的爱心符号,获评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全国各地,匿名捐赠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在“顺其自然”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爱意、善意从四面八方汇聚,化成涓涓暖流,人人参与慈善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捐款是善举,留名或者不留名都是捐赠者的个人自由,值得平等的赞许。但需要看到的是,出于各种原因,有时候捐赠者会被迫拉到“聚光灯”下,日常生活受到打扰,随之而来的荣誉也可能成为一种隐形的负担和枷锁,甚至被道德绑架,发生逼捐、索捐的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匿名捐款有时反而成为一种对善意的保护。

第一次捐赠时,“顺其自然”曾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好事不说,坏事不做,顺其自然”。“金粟缘人”也在婉拒采访时表示:“有能力的时候常做好事,没能力的时候常存好心。”其实匿名捐赠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对慈善的扬名?“做好事,不留名”的简单与纯粹、多年如一日的无言大爱总有震动人心的力量。当具体的个人隐藏在了语焉不详的代称之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大爱之举则被广泛传扬开去。

但人们更在意的是,捐款的心意可以顺其自然,捐款的去处万万不可顺其自然。一个事实,为了赞扬善举,公众的关注点或许会“失焦”,更多聚焦在“谁捐了”,而忽略“捐的钱用在了谁身上”。“透明”的不该是捐赠者的身份,而应该是公益慈善机构和捐赠流程机制。近年来,时常会有媒体报道慈善机构贪污、挥霍善款的丑闻,监管机制不完善、信息公开不详实等情况也给了居心叵测之人可乘之机。

为了让“顺其自然”可以真正地顺其自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慈善监督体系,督促慈善机构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开其捐款去向、使用效果等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现在,宁波市慈善总会会逐年公布了“顺其自然”的善款去向明细,困难学子得到救助,乡村学校获得了崭新的设备,在网站平台上也能查到每天向慈善总会捐赠的收支明细,让民众做慈善心里更有底。令人欣慰的是,新修改的《慈善法》于今年9月正式施行,加强了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和信息公开要求,并要求对违法违规的慈善组织进行严厉打击。

今年,“顺其自然”在附信中写道:“年之日缘善续。”期待未来在日益完善的监管体制下,更多善意能够顺其自然地流淌,城市的“良心”能被更好地温柔守护。

更期待,每年“顺其自然”都会不见不散。

标签:
责编:徐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