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听·见│“双语”带货农产品,为啥让人惊喜?
2024-11-13 17:28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新江苏评论员 苏青  
1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青

“3、2、1,上链接!”除了这句口号,你印象里的直播带货还有哪些“名场面”?

近日,辽宁沈阳市于洪区账号“于洪文旅”发布的一段视频火了:女主播彭勃身穿笔挺西装站在田间,用一口流利英语推介大米,中间还穿插“赵叔”等地道东北方言。颇具反差感的直播带货令人耳目一新,网友们纷纷评价其“上接国际、下接地气”,并喊话“于洪文旅”再出“续集”。

实际上,双语带货并非“于洪文旅”首创。打开短视频平台,宁夏南瓜、赣南脐橙、茂名荔枝,都有主播用双语来推介,画面中,发言台、西装和英语一样,是主播们的“标配”。有网友在评论区称:“有种联合国发言在我家饭桌上发表的感觉”。虽是一句幽默调侃,但喜欢的意味溢于言表。

显然,这种喜欢是由惊喜带来的。以往,当提到农产品直播带货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长期干农活、说普通话会有方言音的农民,而一段段双语推介的短视频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农民——他们有文化有自信,甚至可以说有野心,想让全球人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

自信源于实力,实力铸就自信。如今的中国农村,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数以亿计的农民告别了贫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让广袤乡村充满活力,赋予年轻一代农民强大的自信,让他们敢于走向全球、推介自我。

当然,可贵的不仅仅是双语主播们会用英语带货,而是他们在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一定阅历之后,又重回家乡选择反哺这片土地。有人刷到这类视频后十分感动,因为看到了“落地生根”的具象化,认为教育在此刻完成了“闭环”。

其实,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闭环”,也是乡村振兴的闭环。得益于乡村的发展,一群年轻人“跳回农门”,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不断向好发展的乡村产业,则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山野之间种下一片片“梦想试验田”。

对于一些主播而言,双语推介不仅收获了一波流量,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比如,“于洪文旅”的双语视频走红后,村里卖了20多万斤大米;宁夏一自称西北特村公爵的双语带货主播,一周时间就带货南瓜50吨。可见,有观众愿意为双语推介买单。

点赞之余,我们也应当思考,互联网时代,一个创意的生命力有多久?

答案是,不会太久。创意火花可以开启农产品直播的更多可能,但形式创新只是解锁丰收的钥匙之一。更何况,双语推介之路并非适合所有主播,盲目跟风可能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推销农产品,归根结底是让好东西卖上好价钱,让农民日子更富裕。因此,在探索农产品带货新方式之时,不妨多从实际效果来考量,将新颖创意和真诚的态度、优质的产品相糅合,换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让家乡土特产走得更远、销路更畅。

标签:
责编: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