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青
在山里的民宿酒店“躺平”,到小县城里逛吃、去生态农场摘蔬果……这个“五一”假期,当众多游客“堵在路上”“挤在景点”之时,一些游客选择不计划、不赶趟、不打卡,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松弛感旅行”。
什么是“松弛感旅行”?顾名思义,让人感到松弛的一场旅行,这类旅行不需要刻意寻找目的地,没有精心计划,主打慢节奏、随意性、舒适感。
那么,“松弛感旅行”缘何兴起?
不妨看看那些假日里的“人从众”画面:甘肃一沙漠景区,骆驼大队走出“丝绸之路”既视感;漓江之上游船众多,网友调侃“不知道的还以为周瑜正调集江东水军备战呢”;雁荡山攀岩路线上,大量攀岩体验者“挂”在半山腰上缓慢向前移动……游客们饱览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场拥挤、堵塞的旅行体验。相较之下,逃离人潮汹涌的热门景点,在酒店放松休息,到乡间春游踏青,去小县城Citywalk,倒不失为一种更为舒适的选择。
实际上,“松弛感旅行”也表现为“反向旅行”,即逃离传统景区,前往小而美的冷门地带、宝藏小城、小众乡镇。这些目的地,一般不用担心买不到票或抢不到酒店,性价比往往较高且随意性强。或许也正因此,这样的旅行颇受部分游客青睐。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县域市场酒店、景区门票预订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40%、68%、151%,均跑赢全国大盘。可见,“松弛感旅行”不仅给足了游客获得感,也为许多小城小镇带来新机遇。那么,该如何抓住这种旅游新风向?奔跑在这条赛道上的冷门地区和小城镇又该如何顺势而为?
完善基础设施无疑是道必答题。从网友们晒出的攻略来看,悄然兴起的“松弛感旅行”之所以能满足游客的放松需求,与小城小镇便利的铁路、公路交通密不可分。只有方便抵达,也能尽享松弛。除了交通,可供选择的住宿、餐饮也是十分必要。因为“松弛感旅行”不同于“特种兵式旅行”,以“悦己”为首要目标,更注重慢节奏。比如,人们可以在咖啡馆里坐一个下午。今年“五一”假期,浙江安吉的一间乡村咖啡馆,日出杯量竟高达7941杯。
讲好特色故事是道基础题。“松弛感旅行”不同于一般的名胜寻访,游客们通常不预设“打卡”目标。也正因此,想要吸引这类游客的地点要有自己的特色。这特色可以是一种传统文化、一道特色美食、一条美丽公路,只要有一个鲜明特色或许就可以掀起“蝴蝶效应”。比如,有人因一碗螺蛳粉而去广西柳州旅行,却意外发现这里喀斯特地貌的龙潭公园免费逛,花3元就能坐水上公交车游遍整座城。
提供温情服务是道加分题。追求“松弛感”的旅行,更注重体验的舒适性。唯有真心服务、真诚待客,才能让游客感到舒适。关于这一点,有许多地方的做法值得“抄作业”。比如,有的城市为避免交通拥堵,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向游客免费开放;有的城市在公交地铁站台设置指示牌和志愿服务点,让游客享受饮水、充电等服务。这类花式“宠粉”既拉满了游客情绪价值,也为城市留下一张好客的好名片。
当下,让生活慢起来的“松弛感旅行”为众多小城小镇和村庄带来新的契机,答好以上三道“题”,就很可能成为这类游客眼中的“宝藏旅游地”。因为,不需要天然的奇峰异貌,也不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要有特色、有温度,就能引来人、留住人。当然,这种新旅行模式不一定会让一座城市爆火,但我们也应知道,火爆之后通常会回归日常,只有不断换位思考去推陈出新,用符合大众的新场景、新服务满足游客,才能为旅游消费市场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