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一辆装载着汽车配件的中欧班列从北京市房山区启程,驶向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标志着北京至明斯克中欧班列正式首发,为北京及周边地区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又开辟了一条新的物流通道。
中欧班列的每一次启程,都是一次跨越国界的握手。北京至明斯克中欧班列正式首发,这条新线路的开通,是京津冀地区物流网络与欧洲市场深度对接的又一里程碑,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钢铁驼队”汽笛声声,串起经贸往来的蓬勃脉动,奏响开放共赢的时代强音。
中欧班列搭建合作共赢新桥梁。中欧班列跨越山海,在亚欧大陆上飞驰,为中国敞开了一扇扇对外开放的新大门,也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春回大地的温暖。比如,此次开通直达明斯克的班列,不仅为京津冀地区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日用品等提供了“出海口”,更让白俄罗斯的乳制品、木材等特色产品得以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这种“双向奔赴”的贸易模式,让一列列中欧班列如同一条条隐形的桥梁,将中国与沿线各国紧密相连,既能丰富人们的生活,也能增进各国人民的情谊。
中欧班列开辟对外开放新境界。中欧班列往来不息,让内陆城市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以北京为例,此次班列的开通,使其与俄罗斯莫斯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线路形成互补,进一步增强了北京中欧班列业务的辐射面。这种“以点带面”的布局,让内陆城市不再受制于地理局限,而是通过铁路网络与全球市场深度连接。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全年开行超57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带动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向内陆集聚。北京至明斯克班列的开通,无疑将为京津冀地区的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
中欧班列续写丝路新传奇。古时驼铃叮当,今日汽笛轰鸣。新时代,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更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命运与共的见证。截至2024年11月,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搭建中欧贸易快捷通道、助推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趟趟中欧班列就如同游走在中欧合作网络中的多彩画笔,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共同发展勾勒出了更美好的前景。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我们期待并坚信,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中欧班列必能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动能,为这个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贡献更大中国力量。(文/胡辉 图/田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