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走好基层善治之路
2024-10-25 11:04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桐城市考察调研六尺巷时强调,“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其治理效能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智慧力量,以善为善治守好服务群众“最先一公里”。

谦和礼让构建和谐关系。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党员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要始终以谦和礼让的态度对人对事,不断夯实善治为民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担任村支书处理农村矛盾时,总是认真耐心分析情况,待人讲话也是面带笑容、很是和气,即便对表现不积极的社员甚至是一些“管制分子”,也都有话好好说。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积极构建和谐紧密的党群干群关系,在面对群众意见诉求和分歧矛盾时,坚持群众路线,善于换位思考,时刻秉持谦和礼让的态度,做到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坚决摒弃“耍威风”“摆架子”“不耐烦”的官僚主义思想,以真心真诚拉近群众距离,获得群众支持与肯定。

以和为贵提升治理效能。基层治理实践中,左邻右舍出现矛盾纠纷不可避免,如何妥善化解才是关键。在“六尺巷”典故中,大学士张英一封书信通过“让”达到“和”,实现张吴两家矛盾的有效和解。“万事和为贵,有礼让三分”。党员干部要在基层治理中主动求“和”,坚持以调促和、以和止争,推动群众相互礼让、和谐相处,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要打好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组合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依托百姓议事堂、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不断凝聚乡村治理向心力。

守正创新汲取文化智慧。如今“六尺巷”典故中蕴含的“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精神已融入当地基层治理各领域,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探索出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党员干部要坚持守正创新,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文化内涵同时代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实现探索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与拓展基层治理新路径的“双赢”。要坚持秉承“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质胜于华、行胜于言”的实干之法,实现“古为今用”,为基层善治注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精神力量。(杨大印)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