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if

“我最无助的时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日前,一篇关于“空巢父母”的报道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也再次让养老问题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很多年轻人为了理想在大城市拼搏,让留在老家的父母成了空巢老人。你怎么看“空巢父母”的问题?如何才能让“空巢父母”不空心?

@网友热议

“空巢父母”的空心需要儿女的爱心填

@闻子玉:我爸爸妈妈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可我远在海南照顾不上湖北的他们。除了春节一定回家外,我每隔一两天都会给他们打电话或是视频,说说自己的工作、生活,大事小事都向他们“汇报”,而爸妈也愿意把他们的事向我唠叨。

@胡云峰:作为儿女的我们,不常在家,父母也不同我们一起生活,只有用各种方法给他们提供生活的便利,才能安心。生活的琐碎超乎子女的想象,对父母的关心无论再细都不为过。尽最大的孝心、做最好的努力,让父母亲开心、健康才是我们的心愿。

@哈欢乐: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多引导父母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各地的老年大学一般都为学员们提供了书法、美术、外语、电脑、音乐、花卉、摄影、等各种课程,我们应该鼓励父母忙起来。

“打造银丝下的春天”是全社会的责任

@毛建国:就目前来说,抚慰“空巢老人”之痛,依然需要子女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但也不能否认,社会应当提供更多的支持。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追求城市的年轻指数。然而,新旧相随,于城市而言,能不能在功能建设上,更多突出养老议题。

@房健: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异地医保等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空巢老人带来了些许“暖意”。但养老服务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如外出的子女没有探亲假、农村老人难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国家和社会落实好经济保障、健康医疗、精神慰藉等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李树彬:空巢老人养老之“最”,最痛不在物质的赡养。医疗技术的进步可以治愈他们身体上的疼痛,却无法抚平老人心灵上的空虚。除了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医疗,还应加大心理专业队伍的建设。

 

2.gif

在哈尔滨,有一位老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3个月前的一天,凌晨两点多,平时连翻身都没办法做到的老伴从床上掉到了地上。老人想求助,点开手机通讯录,里面有包括独生女在内有100多人,却不知道该打给谁。(光明网9月24日)

虽然见过太多“空巢老人”的报道,然而看到“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我依然“看哭了”。面对老伴躺在地上,哈尔滨这位老人不是不想打电话给孩子,而是孩子远在他乡,打电话也没有用。这一刻的无助是那么真实而又直接。

很多年轻人为了理想在大城市拼搏,让留在老家的父母成了“空巢老人”,人们明明知道“空巢老人”的艰辛,但还是对年轻人追梦予以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代人之所以远在他乡,想必都是“游必有方”。在其内心深处,应该也不想让父母孤苦伶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应该也会想家、想父母。父母在家乡成了“空巢老人”,他们在异乡也是“空巢青年”。

想想哈尔滨这位老人遭遇的情况,铁汉也会柔情。正是在这样的语境里,道德问题才会转化为法律问题,最终有了“常回家看看”入法。对于子女来说,永远不要忘了“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与后悔。

就目前来说,抚慰“空巢老人”之痛,依然需要子女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但也不能否认,社会应当提供更多的支持。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追求城市的年轻指数,有的甚至提出打造“大学生城”,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然而,新旧相随,年轻人固然不存在养老问题,可他们也有家庭,上升到一个家庭,也就存在养老问题。于城市而言,能不能在功能建设上,更多突出养老议题。

这两天,有新闻称,在一些城市出现了“托老所难进社区”的情形。从表面看,这可能源于一种“邻避效应”;深究其里,依然能够发现一种城市功能定位的模糊与错位。现在,很多新建小区都把兴建幼儿园放在重要位置,在规划和资金上给予保证。兴建幼儿园体现的是“第一公里”,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体现的是“最后一公里”,如果得到同样重视,又何至于“托老所难进社区”?在社区建设上,现有的社区突破“陌生人社会”困境,又作出了多少卓有成效的努力?这也提醒我们的城市,很有必要把建设颐养城市放在重要位置。

“空巢老人”是一个老话题,不应该成为一个老难题。面对“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每个人都要读懂其中的无奈与无助。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子女努力,也需要社会发力。于当下而言,城市在提出年轻化目标时,也不妨推动颐养城市建设,通过软硬件的完善,真正让老人老有所养,让年轻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毛建国)

 

 

3.gif

哈尔滨192.4万老年人口中有六成多“空巢老人”。他们不怕死却怕生病,更怕给孩子添麻烦。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一天凌晨,老伴从床上掉到了地上。朱阿姨打开手机通讯录,包括独生女在内100多人,却不知道该打给谁。女儿在成都,亲朋这个时间在熟睡,最后只能跑到楼下央求两位保安上楼帮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同样,张阿姨的独生女大学毕业留在了广州,老伴去世后,她更怕家里的静。她花了几千块钱买了条善解人意的小狗,就为了自己说话时,有个“应声”的。女儿离家13年,在张阿姨的手机通讯录里始终叫“啊”,因为能一直排在第一位.....(澎湃新闻)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地人才为了获得好的生活条件,积极涌入就业机会多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然而正是因为如此,使我国老龄化加剧造成的矛盾更加突出,“空巢老人”的出现正是突出问题之一。尽管政府为应对老龄化加剧造成的问题做出了一些措施,但目前来看还是不容乐观。“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不能只是全部交托给政府部门,子女的陪伴才是关键,不能只做“通讯录”里的“孝子”,父母最需要的是子女的关心与陪伴。

“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政府加大帮扶力度,在社区内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为“空巢老人”搭建平台,合理安排社工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独居”老人进行“一对一”帮扶,并为老人们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另一方面子女要对父母进行更深的关心与陪伴,毕竟这才是老人最想要得到的。对父母进行每日一“汇报”,关心父母近况,陪父母聊天,周末及节假日无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要抽出时间回家看看。这样既能起到陪伴的效果还能及时对父母的情况进行掌握。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长大,你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不要只是做“通讯录”里的“孝子”,要做实实在在的常伴父母身边的孝子。(董晨晖)

 

4.gif

 

通讯录里的你,该回家了!

9月24日,光明网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标题名为《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的文章,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

满篇没有过多煽情的话语,也没有任何悲情的哭诉,只有记者采访过程中点滴小事的复刻,却令人看得心中发堵、眼圈发红。

“无助”的朱阿姨,“孤独”的张阿姨,“硬撑”的陈阿姨,“不怕死就怕病”的田阿姨,“假装坚强”的王奶奶,“只盼对面有人一起吃饭”的刘叔……字里行间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们晚年的孤寂和伟大。孤寂是因为他们缺少子女承欢膝下,伟大是因为他们总把生活的艰难留给自己,把阳光送给子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几千年前孔夫子就教导我们,“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可是,现实社会中,子女们有太多“必须远游”的理由,或因理想、或因事业、或因爱情,总之,他们终会远离父母,让父母独守“空巢”。

当然,我们并不谴责远游在外、常年不回家的子女们,因为残酷的社会现实摆在面前,不奋斗你可能连咸鱼都不如。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拼搏、去奋斗、去创造,至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但是,当我们幻想着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满怀憧憬去寻求自己的诗与远方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记得什么叫“游必有方”?

诚然,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被生活所逼,每个人都不敢停下脚步,否则就可能面临失业下岗的危险。但是,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着“工作忙”“生活累”的同时,是否关心过父母的身体健康、关心过他们的生活现状、关心过他们是否也同样被生活所累?当我们一直嚷嚷着“没时间”的时候,是否考虑过,互联网时代,有种联系方式叫视频通话,可以更真实的了解父母生活?是否考虑过,以当下交通的便利,回趟家其实真不难?

有人说,应该加强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的健全,让父母不再固守“空巢”。的确,适当的社会交往能够让父母纾解心理的落寞,也能加强老年人相互的关照。但是,理应看清,老人“空巢”的根源不在于居所的冷清、也不在于社交的不足,而在于心里缺少“家”的温暖。即使再多老人相互间搀扶,也绝比不上子女的一个简单拥抱!

因此,通讯录里的你,该回家了!从法律上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也就是说,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从道德上讲,百姓孝为先,为人子女,最好的孝就应是最真实的陪伴。从情感上讲,与其利用周末“应酬”“玩乐”“补觉”,不如抽点空回家陪陪父母,哪怕只是一顿饭的时间,至少让父母感受家的团圆与温暖。(陆仁忠)

手机通讯录里的“孝子”实属无奈

哈尔滨192.4万老年人口中有六成多“空巢老人”。他们不怕死却怕生病,更怕给孩子添麻烦。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一天凌晨,老伴从床上掉到了地上。朱阿姨打开手机通讯录,包括独生女在内100多人,却不知道该打给谁。女儿在成都,亲朋这个时间在熟睡,最后只能跑到楼下央求两位保安上楼帮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张阿姨的独生女大学毕业留在了广州,老伴去世后,她更怕家里的静。她花了几千块钱买了条善解人意的小狗,就为了自己说话时,有个“应声”的。女儿离家13年,在张阿姨的手机通讯录里始终叫“啊”,因为能一直排在第一位……(9月24日光明网)

“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我竟无言以对,试问若在家生存的很好,谁愿意离开父母背井离乡?谁不愿意陪在父母身边尽孝道?空巢老人,老无可依的现实真的很令人心酸,而儿女经济压力大,生活负担重也的确是无奈。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在外面岂有不担心家中父母的。然而每一个做父母的也都不想拖累儿女,父母盼着儿女走出去,出人头地,也盼着儿女快回来,尽享天伦之乐;儿女呢,怕走出去,怕回不来,怕到时身不由己。在此,只愿家里家外有“空巢”的人,别有“空巢”的心,彼此多多理解与包容。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通讯录里的“孝子”也是实属无奈,尤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没时间带,老人生病没时间陪,个中无奈,更多的是自责。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穿上工作服,就没有办法顾家;脱下工作服,就没有办法养家。血浓于水的父母,养家糊口的工作,取舍两难。但迫于生活压力,大都选择了后者,拒绝被当“啃老族”,然后漂泊在外,一边因为没能陪在父母身边尽孝而愧疚,一边又为了生存不想成为父母的负担。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奔波在外的儿女们,请尽心尽力的多抽些时间回家陪陪老父老母,常回家看看,就像那句歌词所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突然感觉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我长大,您未老;我有能力报答,您仍然健康;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张艳艳)

 

 

5.gif

“我最无助的时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日前,一篇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人同此心,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空巢老人的无助与无力,也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怕给孩子们添麻烦。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养,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可如今,在父母身边尽孝道,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费孝通先生曾经论及,与美国的“接力模式”相比,中国的养老可归为“反馈模式”,即亲代抚养子代、子代赡养亲代,这可概括为“养儿防老”。然而,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父母与子女天各一方已属常态。对于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来说,侍奉父母确有难度,更遑论“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如何让“通讯录里的父母”安享晚年,成为全社会的一道考题。

事实上,身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的养老视野完全可以更开阔,将养老命题融入更多元的养老模式之中,比如可施行“借力养老”,即借他人之力、技术之力、制度之力来养老。比如,目前,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尽管子女不在身边,但老人居家生活,一遇难题可向社区、机构伸手。这一模式的背景,就是“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因此,今天的中国人养老,已经从费孝通所说的“反馈模式”演变为“多元模式”,更加强调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机构做补充。“新建小区必须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一些地方明文规定,未按要求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住宅小区,住房城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一定程度上,这是对制度要求的响应。此外,从“补砖头”“补床头”到“补人口”,一些地方改变补贴政策,更加追求补贴效果,对提供相同服务的经营性养老机构实行与公益性养老机构同样的补贴政策。针对失能老人渐多、老来多病现象,有些机构推出“医养结合”模式,也可圈可点。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医;从老有所养,到养有所安,养老模式更健全,老人晚年品质更有保障。

眼下席卷全社会的智能化浪潮,也可以对接养老模式。有的地方推出虚拟养老院即是一例。虚拟养老院也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借助载体是智能化、信息化。具体操作是,通过互联网构建出一个庞大的虚拟社区,通过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立服务体系,整合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信息,使老人足不出户便享受到便捷、精准的服务。这种“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养老模式变革,既让老人舒心,又让子女安心。此外,还有的地方探索共享养老、众筹养老等等。每一种有意义的养老探索都可以尝试,每一种助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模式都值得点赞。

“打造银丝下的春天”,这是全社会的责任。老年是人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我们期待,随着养老模式更多元、社会保障更有力,我们的未来一定更有可塑性,“银丝下的春天”将变成现实。(王石川)

 

 

6.gif

昨天,包括我在内,相信不少人被一篇媒体调查读到了心酸落泪:据新晚报报道,哈尔滨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卧床的老伴5年了,从没发生的意外发生了,凌晨两点多,老伴突然从床上掉到地上,她一个人折腾了20多分钟,还是不能把老伴抱回床上,女儿远在成都,亲朋都在熟睡,打开手机通讯录,不知道该打给谁……刚强了一辈子的朱阿姨抱着老伴哭了。“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这一幕正是眼下无数空巢老人的生活缩影。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许就是我们的将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影响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的处境越来越引人关注。谁是空巢老人?一般是指没有子女照顾、独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不外乎三种情形: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居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而独守空巢的老人。他们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90后的双亲,是一个数目不断增长的庞大群体。

近年来,类似“空巢老人离世无人知”,空巢之痛的新闻频现。而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的12%,有一半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空巢和独居老人已经接近一个亿,到2030年,还将会达到惊人的2个亿!从某种程度上说,“独居之殇”已不再是一家之悲,而是一个现实和沉重的社会难题。

于是,我们看到,一家人本应坦诚相待,但现在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谎言”:父母一身病痛,却对子女说自己一切都好,不让子女担心;子女工作受挫,却对父母说自己一切都好,不让父母担心。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父母在,不远游”,但这其实只是半句话,后面还有半句叫做“游必有方”,便是说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所以哪怕“空巢老人”现象出现,不能简单粗暴地让子女放弃工作与前途守在父母身边,那显然不太现实亦不合时宜,传统养老方式和保障体系正遭受强烈地冲击和挑战。

一直以来,家庭养老是中国式养老的重要方式,极大缓解了社会养老风险。不过,随着计划生育和人口流动因素的影响,“四个老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目前,中国式养老大致有三种方式: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而机构养老除国家投资的养老院外,需求最大的是一般工薪阶层消费水平可以负担的养老院,但这类养老院供不应求。而无论是哪种养老,背后都藏着两本账:经济账和感情账。

而空巢老人养老之“最”,最痛不在物质的赡养,就像哈尔滨的朱阿姨。医疗技术的进步可以治愈他们身体上的疼痛,却无法抚平老人心灵上的空虚。虽然“常回家看看”入了法,但执行起来还要靠自觉。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全面开放二孩,便是为了缓解未来家庭在赡养老人上的压力,让下一代能够有亲兄弟、亲姐妹,在未来赡养老人上能够互相扶持。然而绝大多数这一代的年轻人因为要赡养包括自己配偶父母的四个老人,另外又可能需要间接赡养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已经无力再生养二孩了,所以这又是新的矛盾点。我们期待经济保障、健康医疗、精神抚慰共同应对,行动起来,终有走出困局的那一天。(陈江)

 

 

7.gif

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之深超乎想象。很多父母都把子女视为生活的重心,视为他们精神情感世界的支柱。


“我最无助的时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日前,一篇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广为流传,引起许多空巢老人和外出游子的强烈共鸣。空巢老人如何解决养老和生活照护,外出子女如何赡养父母,这些多年来持续热议的话题,再次引发广泛讨论。

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深化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父母和子女分离成为大势所趋,而且这一趋势还有可能继续扩大。一方面,农村青壮年流入城市,中小城市青壮年流入大城市的现状,造成了规模庞大的空巢老人。另一方面,哪怕父母子女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由于居住条件改善、核心家庭兴起、代际之间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不少年轻人也选择与父母分开居住。哪怕两三代人同居一城,老年人仍然难免空巢。父母和子女,都可能更多地存在于彼此的手机通讯录里。

老年父母与成年子女分开居住、彼此独立生活的现状,给传统的家庭赡养和照护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要照料老年父母的生活起居,其前提条件就是子女经常近在身边。哪怕是“情感赡养”,也要求大量的日常陪护。毕竟在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方面,书信、电话、视频通讯,都无法代替身临其境的日常陪伴。

近几年来,针对空巢老人问题,社会各界都提出了大量道德倡议,甚至在法律政策层面都推出了“常回家看看”的规定。这些倡导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们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空巢老人的处境。无论是离家千里的游子,还是同处一城的子女,都很难通过法律政策和道德层面的倡导,就能够让他们回到老年父母身边,提供“情感赡养”和日常陪伴。除了倡议、劝导子女承担起责任,让更多家庭恢复养老功能之外,也要通过各种办法,动员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养老事业,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在目前阶段,家庭仍然是最重要的养老单位。子女的赡养和陪护,可以给予老年父母莫大的亲情温暖和精神慰藉。在这一点上,其他任何养老机构、专业服务都难以取代。在人口老龄化迅速来临,一些地区老龄化程度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法规政策、城区规划、产业布局、行业导向,还是社会文化、道德舆论,都应该最大程度地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使更多家庭具备或者恢复养老功能,使更多老年父母有条件跟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享受子女的陪伴照料,安度晚年。

毫无疑问,家庭无法完全解决养老问题。总有一些老年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享受子女的日常陪伴。专业养老机构、养老产业企业、提供养老助老服务的社会组织,都是养老事业的重要力量。但是,受制于体制机制、法规政策和市场盈利能力等多方制约,目前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一方面,众多老人因为床位不足被拒绝在养老院之外,庞大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许多专业养老机构都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运营困难。一些成本低廉、灵活方便的养老模式,比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也发育迟缓,没有足够的覆盖能力。当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时,应该尽快梳理相关的体制机制问题、法规政策问题和市场环境问题,破除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使更多资源进入这一领域,实现养老服务的供需平衡。

空巢之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年父母不得不承受骨肉分离,在思念子女和情感孤独中备受煎熬。由于特殊的传统文化,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之深超乎想象。很多父母都把子女视为生活的重心,视为他们精神情感世界的支柱。一旦成年子女离巢单飞,在父母的精神情感世界里,就可能面临一场天塌地陷般的危机。摆脱空巢之苦,老年人自己也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不应该一味指望子女和养老机构。他们应该把生活和精神情感的重心从子女身上移回自己的身上。老年人只有找回自我,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精神成长和情感丰富上面,才能走出孤独悲情,找回健康向上的生活。

晚景未必意味着凄凉悲情,它也有可能是“人间最美夕阳红”。参加老年大学实现老有所学,参加老年群众组织和联谊活动实现老有所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志愿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使生活充实健康、丰富多彩,这些都是老年人找回自我、恢复活力的重要途径。只要正视现实问题、找到症结所在、多方采取措施,就能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做到了这些,涉老新闻就能少一些泪点,多一些感动人心的温情。